《2023幸福企业白皮书》发布 创新三大核心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4-06-05 03:49:46 来源: sp20240605

原标题:2023幸福企业白皮书:创新三大核心评价体系 构建新时代幸福企业

5月21日,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国际人力”,英文“FESCO Group”)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3幸福企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对员工幸福感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指出构建幸福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更应兼顾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白皮书认为,构建幸福企业应该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关注职工身心健康,重视并满足职工合理需求,提升职工在企业中的幸福感,这既是留住人才、践行社会责任、寻求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

本次调查还创新性地引入了ESG因素,不仅关注员工的直接幸福需求,还广泛考察了企业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治理透明度和合规性等方面的表现。这一跨维度的调研设计,使得本次幸福企业白皮书不仅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见解,助力企业促进员工幸福感,还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商业行为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幸福企业调查中,企业社会责任与愿景占绝对优势

什么是“幸福企业”?白皮书以个人发展与成长议题、人际氛围、员工情感体验、企业实力与发展、福利待遇、员工工作体验这六个维度编制了幸福企业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39道题目。为验证量表的有效性,首先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来测试问卷的效度,并通过计算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来验证问卷的信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实证研究进一步确认了量表的有效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2023幸福企业调查量表的有效性,该研究将员工工作满意度水平和建设幸福企业六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初步分析相关结果发现,建设幸福企业的六个关键因素均与工作满意度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统计学上意义显著,具体相关强度见以下雷达图。结果表明,员工在2023幸福企业调查问卷中六大维度得分越高,其工作满意度就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显示:工作体验维度相比于其他五大维度来说,对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程度更弱。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建设幸福企业六因素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再次从实证层面确认了这六个因素的关键性。

在“你认为幸福企业应具备怎样的因素?”调查中,结果揭示了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重视,其中“企业社会责任与愿景”被评为最关键的因素。这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员工们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个人薪资和即时利益,而是越来越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其长远目标如何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协调,企业的高远愿景和明确目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企业的“硬实力”如“企业有稳定的发展”及“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紧随其后,占据了员工心中的第二位。这一结果表明,尽管现代员工对企业的期望更为全面,但他们依然重视企业能否提供稳定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这是他们感受到安全和满足的基础。

位于第三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人文环境及员工关怀”,包括“企业人文氛围好”及“员工在企业工作感到幸福”。体现了员工对于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高度关注。一个支持性强、关怀备至的工作环境能显著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这对于促进员工的长期忠诚度和提高组织绩效至关重要。

本次调查的新发现是,尽管企业硬实力仍然是员工考量的重要因素,但与以往数据相比,员工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目标。这种趋势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从简单的物质回报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企业文化。

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是建设幸福企业的重要现实意义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对个人的职业成长和提升工作满意度都至关重要。白皮书发现,员工在选择“幸福企业”时会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企业有愿景和目标”普遍被评为最重要的因素。这表明员工普遍期望其雇主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愿景,这被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指标,也是吸引员工的核心要素。

白皮书在调查中还发现另外一个现象,对于“员工在最初选择企业时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分析员工选择企业的八大关键因素时,“企业发展前景好”和“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好”是最受重视的因素,占比分别为69.4%和76.7%。这表明员工在选择企业时,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影响力是重要的考量点。

综合来看,员工在选择企业时,会综合考量市场声誉、发展前景、个人职业兴趣、企业文化、经济待遇、工作稳定性以及地理位置等多个因素。企业在吸引人才时,应重视这些关键因素,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强化企业品牌形象、积极规划企业发展、培养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来满足员工的多元化需求,从而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员工对“幸福企业”要求日渐提高之下,“幸福企业”的评判标准之一是员工的忠诚度,这既能体现企业发展是否稳定长久,又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是建设幸福企业的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调查结果,个人因素和企业环境同等重要。

构建积极、高效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提升组织幸福感

白皮书显示,从总体调研来看,影响企业幸福感最突出的三大问题为“跨部门项目推进困难”“薪酬不够满意”和“内卷现象严重”,选择人数占比分别为36.5%、30.2%、26.0%。这些数据揭示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主要挑战。特别是跨部门项目推进的难题,突显了组织结构或流程可能存在的不足,需要企业通过优化内部沟通和协调机制来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提升企业幸福感,员工普遍希望企业在“福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升”“内部员工职责划分应更加具体”“晋升机制还需清晰”三个方面做出改进,占比分别为50.0%、34.4%、28.5%。这表明员工期望企业在物质层面提供更多的关怀,同时也希望在工作职责和职业发展方面获得更多的明确性和透明度。

白皮书指出,企业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可以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明确的职责划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而清晰的晋升路径能够激励员工追求个人发展,同时为企业培养和保留人才。这些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积极、高效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幸福感和竞争力。

《2023幸福企业白皮书》深刻揭示了幸福企业构建的核心维度和战略意义,即构建幸福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更应兼顾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此外,为了更加精确地聚焦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成长和人才管理,并与企业的ESG战略相融合,本报告优化了原有的六大幸福维度,整合为三大核心评价体系——责任领航、共荣发展和卓越雇主,为如何构建持久幸福且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了战略指导。

白皮书建议,在责任领航方面,企业需通过强化社会贡献与经济增长的策略,以创新和负责任的方式推动环保、教育支持和社区发展等领域的实践,实现商业行为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和谐共进。此外,通过推动多元包容与员工感受(DEI),促进工作场所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企业的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共荣发展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战略规划与透明度,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清晰理解企业的长期目标和愿景,并积极参与到战略的实施中。通过数字化管理与效能提升,企业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现代化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在卓越雇主方面,企业应通过塑造积极的雇主品牌与文化,提升员工的行为标准和职业道德,同时通过全面的员工关怀与激励策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忠诚度。在人才吸引与留存方面,企业需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优化招聘流程,为员工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确保能够吸引并保留关键人才。

白皮书指出,通过责任领航、共荣发展和卓越雇主这三大战略维度的系统实施,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深度融合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战略,使得企业能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这也帮助企业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减少人才流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责编:董童、李源)